李攀龙〔明代〕
蓟门一相送,杨柳未堪攀。亦是文章地,宁虚供奉班。
西南天欲尽,羌笮日多艰。鼓棹过三楚,传经到百蛮。
春云蒸赤水,秋雨瘴青山。早就中和颂,诸生忆汉关。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唐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双调】夜行船_寄香罗帕多
赵明道 〔唐代〕
【双调】落梅风_湖上山翁醉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歌者簪山桔
乔吉 〔元代〕
【仙吕】青哥儿
马致远 〔元代〕
荷叶杯·一点露珠凝冷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 〔宋代〕
水调歌头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韩君美
白朴 〔元代〕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
厉鹗 〔清代〕
鬓云松令·枕函香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