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败圹崩茔不记时,况逢寒食最凄其。天阴燐火沉荒树,雨积苔花入断碑。
尘世谩伤千古事,人生谁是百年期。白杨风里堪惆怅,日暮闻猿但益悲。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三人成虎
刘向 〔两汉〕
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近现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叶梦得 〔宋代〕
菩萨蛮·催花未歇花奴鼓
纳兰性德 〔清代〕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宋代〕
清平乐·谢叔良惠木犀
辛弃疾 〔宋代〕
声声慢(寿六十一)
彭子翔 〔宋代〕
江神子(三月晦日西湖饯春)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