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屋上群峰旧隐居,澹云凉月午窗虚。满庭芳草人稀到,半亩黄精手自锄。
积水断桥寒鸟外,夕阳鸣磬夜霜初。泮林莫羡苏门啸,未许寻山共结庐。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牛希济 〔五代〕
忆江南·衔泥燕
牛峤 〔唐代〕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张元干 〔宋代〕
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纳兰性德 〔清代〕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温庭筠 〔唐代〕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宋代〕
卜算子(寿母)
邹应龙 〔宋代〕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鹧鸪天(渴雨)
姚述尧 〔宋代〕
酒泉子(十之一)
潘阆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