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宿

汤显祖 汤显祖〔明代〕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注释
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寂历:寂寞、冷落。
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犹:仍然。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湿:浸湿。

创作背景

  秋江寂寂,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夜宿江船一觉醒来,一尘不染、安静祥和的夜景便呈现在眼前,诗人想起自身屡遭贬谪,官场黑暗的现状,心绪十分复杂,便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形象上统一了月下秋江的大和水乌流萤的小,也统一了鸟和虫的动和静、惊扰和安宁。▲

汤显祖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元家履信宅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鸡犬丧家分散后,林园失主寂寥时。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
风荡宴船初破漏,雨淋歌阁欲倾欹。
前庭后院伤心事,唯是春风秋月知。
赏析

早春招张宾客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久雨初晴天气新,风烟草树尽欣欣。虽当冷落衰残日,还有阳和暖活身。

池色溶溶蓝染水,花光燄燄火烧春。商山老伴相收拾,不用随他年少人。

赏析 注释 译文

惠子相梁

佚名佚名 〔先秦〕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赏析 注释 译文

祭鳄鱼文

韩愈韩愈 〔唐代〕

  维年月日,潮州刺史韩愈使军事衙推秦济,以羊一、猪一,投恶溪之潭水,以与鳄鱼食,而告之曰:

  昔先王既有天下,列山泽,罔绳擉刃,以除虫蛇恶物为民害者,驱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江汉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楚、越;况潮岭海之间,去京师万里哉!鳄鱼之涵淹卵育于此,亦固其所。今天子嗣唐位,神圣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内,皆抚而有之;况禹迹所揜,扬州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鳄鱼其不可与刺史杂处此土也。

  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而鳄鱼睅然不安溪潭,据处食民畜、熊、豕、鹿、獐,以肥其身,以种其子孙;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伈伈睍睍,为民吏羞,以偷活于此邪!且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鳄鱼有知,其听刺史言: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归容,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听从其言也;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

赏析

【商调】梧叶儿_春日感怀闲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春日感怀

闲罗扇,坠锦囊,尘满碧纱窗。燕语鸟衣巷,花开白玉堂,人上紫云娘,月冷妆楼夜香。

早行

鸡声罢,角韵残,落月五更寒。紫塞呼白雁,黄河绕黑山,翠袖上雕鞍,行路比别离更难。

旅思

题新句,感旧游,坐满鸘鸘裘。镜里休文瘦,花边湘水秋,楼上仲宣愁。谁伴我新丰殢酒。

垂虹亭上

三高地,万古愁,行客记曾游。绿树当朱户,青山朝画楼,红袖倚兰舟,借问谁家卖酒?

春日简鉴湖诸友

簪花帽,载酒船,急管间繁弦。席上题罗扇,云间寄锦笺。水畔坠金鞭,不减长安少年。

雪中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风味属谁家?瓦甃悬冰筋,天风起玉沙,海树放银花,愁压拥蓝关去马。

别怀

枕上圆孤梦,灯前赋小诗,泪脸界胭脂。脆管催银字,垂杨绾翠丝,别酒尽金卮,相思病明年那时。

春日书所见

蔷薇径,芍药阑,莺燕语间关。小雨红芳绽,新睛紫陌乾,长日绣窗闲,人立秋千画板。

寿席

晴山翠,明月圆,鹤舞影蹁跹。酒进长生药,花开小洞天,人乐太平杯,八千岁蓬莱地仙。

长沙道中

扁舟兴,淡月痕,薄暮小江村。人入潇湘画,酒倾桑落樽,诗吊汨罗魂,醉卧梅花树根。

山阴道上

云门路,天柱峰,花暗月朦胧。雪冷谁家店?山深何处钟?棹孤篷,兴不尽吟诗信翁。

有所思

人何处?草自春,弦索已生尘。柳线萦离思,荷衣拭泪痕,梅屋锁吟魂,目断吴山暮云。

赏析

【双调】燕引雏_有感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有感

透闺阁,俏名儿都识郑元和。老来犹占排场坐,劝不的哥哥。无钱也怎过活?相识每嗑,推不动花磨。朱颜去了,还再来么?

西湖春晚

系吟船,西湖日日醉花边。倚门不见佳人面,梦断神仙。清明拜扫天,莺声倦,细雨闲庭院。花飞旧粉,苔长新钱。

别情

楚云深,花残月小夜沉沉。五人不见凄凉甚,往事沉吟。香寒茉莉簪,坐冷芙蓉枕,泪淡胭脂添。好因女子,愁似秋心。

分水道中

树槎牙,清溪九曲路三叉。相逢野老别无话,劝早还家。山翁两鬓花,题诗罢,看一幅天然画。炊烟茅舍,晴雪芦花。

赏析

【越调】小桃红_淮安道中一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淮安道中

一篙新水绿于蓝,柳岸渔灯暗。桥畔寻诗驻时暂,散晴岚,依微半幅云烟淡。杨花乱糁,扁舟初缆,风景似江南。

秋宵有怀

满庭落叶响哀蝉,秋入生绡扇。池上芙蓉锦成片,雨余天,倚阑只欠如花面。诗题翠笺,香销金串,罗帐又孤眠。

游仙梦

白云堆里听松风,一枕游仙梦。相伴琼姬玉华洞,锦重重,觉来香露冷衣重。长桥彩虹,空台丹凤,花影月明中。

春思

燕南雁北几相思,无限相思事。两袖啼痕粉香渍,牡丹时,日长不见音书至。东墙柳丝,知人独自,憔悴舞腰枝。

秋感

锦书红泪两三行,血点花梢上。小字平安寄无恙,雁成双,玉奴更上西楼望。月明绣窗,灯昏罗帐,今夜梦才郎。

寄春谷王千户

紫箫声冷彩云空,十载扬州梦。一点红香锦胡同,倚东风,娇花宠柳春权重。鞭催玉骢,酒携金凤,半醉月明中。

春深

一汀烟柳索春饶,添得杨花闹。盼煞归舟木兰棹,水迢迢,画楼明月空相照。今番瘦了,多情知道,宽尽翠裙腰。

秋江晚兴

锦鸳凉羽翠莲香,船舣秋江上。别后佳人想无恙,暮云长,雁归曾倚西楼望。红衫旧腔,花钿新样,封寄柳枝娘。

赏析

【中吕】喜春来_鉴湖春日雁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鉴湖春日

雁啼秋水移冰柱,蚁泛春波倒玉壶,绿杨花谢燕将雏。人笑语,游遍贺家湖。

金华客舍

落红小雨苍苔径,飞絮东风细柳营,可怜客里过清明。不待听,昨夜杜鹃声。

永康驿中

荷盘敲丽珠千颗,山背披云玉一蓑,半篇诗景费吟哦。芳草坡,松外采茶歌。

春夜

收云敛雨销金帐,望月瞻星傅粉郎,欢天喜地小红娘。来要赏,花影过东墙。
赏析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秋夜旅思

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

气球

元气初包混饨,皮囊自喜囫囵。闲田地著此身,绝世虑萦方寸。圆满也不必烦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

琼珠台

琪树暖青山鹧鸪,石床平红锦氍毹。云间萼绿华,梅下蓬莱屦。倚高寒满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壶,月明夜瑶琴一曲。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阳曲·云笼月

马致远马致远 〔元代〕

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一声吹灭。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