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白云深处旧岩扉,苔藓苍苍一径微。翠壁红泉分鸟道,石林精舍挂僧衣。
三峰月出闻猿断,五粒松香见鹤飞。今日置身千仞表,了然心地发清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好事近·和泪唱阳关
辛弃疾 〔宋代〕
唐太宗吞蝗
吴兢 〔唐代〕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明代〕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清代〕
河渎神·风紧雁行高
纳兰性德 〔清代〕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周邦彦 〔宋代〕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
李清照 〔宋代〕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长相思·汴水流
白居易 〔唐代〕
蓦山溪(咏茶)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