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乐·咏世
张鸣善 〔元代〕
【越调】天净沙 探梅
徐再思 〔元代〕
满江红·雨后荒园
段克己 〔金朝〕
遁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凶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冯延巳 〔五代〕
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董士锡 〔清代〕
看斜阳一缕,刚送得,片帆归。正岸绕孤城,波回野渡,月暗闲堤。依稀是谁相忆?但轻魂如梦逐烟飞。赢得双双泪眼,从教涴尽罗衣。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怅夜夜霜花,空林开遍,也只侬知。安排十分秋色,便芳菲总是别离时。惟有醉将醽醁,任他柔橹轻移。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朱彝尊 〔清代〕
南乡子·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 〔清代〕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周邦彦 〔宋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和韩南涧尚书韵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春霁(春晴)
胡浩然 〔唐代〕
青门引(寻梅)
王质 〔唐代〕
江神子
刘镇 〔宋代〕
木兰花慢
王炎 〔宋代〕
扫花游(西湖十咏·雷峰落照)
陈允平 〔宋代〕
临江仙(呈湘川使君丁郎中仲京)
姚述尧 〔宋代〕
归国谣
浣溪沙(泛舟还余英馆)
毛滂 〔宋代〕
蝶恋花(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