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敬荣堂诗
辛弃疾 〔宋代〕
曾子不受邑
刘向 〔两汉〕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文帝议佐百姓诏
刘恒 〔两汉〕
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土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眼儿媚·垂杨袅袅蘸清漪
尹焕 〔宋代〕
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张孝祥 〔宋代〕
临江仙·夜泊瓜洲
吴锡麒 〔清代〕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厉鹗 〔清代〕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 〔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
温庭筠 〔唐代〕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贺新郎(童养合卺)
彭子翔 〔宋代〕
水龙吟(庚寅寄远)
刘镇 〔宋代〕
夜行船
石孝友 〔宋代〕
谒金门(宣城鹿鸣宴)
吴泳 〔宋代〕
失调名(赠贾似道)
叶李 〔宋代〕
好事近(饯赵知丞席上作)
赵长卿 〔宋代〕
如梦令
满江红(于湖怀古)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