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百一诗 十

应璩应璩 〔两汉〕

十室称忠信。
观过必党里。
赏析

百一诗 七

应璩应璩 〔两汉〕

古有行道人。
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
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
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
室内妪貌丑。
中叟前置辞。
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
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
所以能长久。
赏析 注释 译文

桓灵时童谣

佚名佚名 〔两汉〕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赏析

古艳歌

佚名佚名 〔两汉〕

兰草自生香,生于大道傍。十月钩帘起,并在束薪中。

秋霜白露下,桑叶郁为黄。

赏析

赠沙门竺法頵三首 其三

张翼张翼 〔两汉〕

邈邈庆成标,峨峨浮云岭。峻盖十二岳,独秀阎浮境。

丹流环方基,瑶堂临峭顶。涧滋甘泉液,崖蔚芳芝颖。

翘翘羡化伦,眇眇陵岩正。肃拱望妙觉,呼吸晞龄永。

苟能夷冲心,所憩靡不净。万物可逍遥,何必栖形影。

勉寻大乘轨,练神超勇猛。

赏析

百一诗 其十一

应璩应璩 〔两汉〕

野田何纷纷,城郭何落落。埋葬嫁娶家,皆是商旅客。

丧侧食不饱,酒肉纷狼籍。

赏析

和从弟佑山家诗二首 其一

王褒王褒 〔两汉〕

采药名山顶,时节无春冬。散云非一色,连岩异众峰。

合沓似无径,间关定有踪。山窗临绝顶,檐溜俯危松。

空林鸣暮雨,虚谷应朝钟。仙童时可遇,羽客屡相逢。

若值韩众药,当御长房龙。

赏析

送友归故园

王褒王褒 〔两汉〕

凌晨石渠集,步出西上门。倏闻同怀友,优诏归故园。

堤上金明枝,袅娜春日暄。折之赠行色,乡思随纷纷。

夜来沙阳月,照君林下尊。揽衣鹤为舞,染翰禽能言。

虽云邻局欢,当念王程烦。早拂季子衣,休望西山云。

赏析 注释 译文

怨郎诗

卓文君卓文君 〔两汉〕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赏析

赋席

张纯张纯 〔两汉〕

席为冬设,簟为夏施。揖让而坐,君子攸宜。

赏析

西湖竹枝词

张翼张翼 〔两汉〕

南高北高峰顶齐,钱塘江水隔湖西。不得潮头到湖口,郎船今夜泊西溪。

赏析

赠沙门竺法頵三首 其二

张翼张翼 〔两汉〕

至人如影响,灵慧陶意劫。应方恢权化,兆类蒙慈悦。

冥冥积尘昧,永在岩底闭。废聪无通照,遗形不洞灭。

明哉如来降,豁矣启潜穴。幽精沦朽壤,孰若阿维察。

遥谢晞玄畴,何为自矜洁。

赏析

西岩胜水

蒋晋蒋晋 〔两汉〕

柘川之西有削石,屹立巍巍峻如壁。
下有沧浪百尺深,澄清恰似秋天碧。
逝者如斯竟不停,孺子长歌堪濯缨。
故知源头有活水,支流分派迢迢清。
赏析

百一诗 九

应璩应璩 〔两汉〕

百郡立中正。
九州置都士。
州闾与郡县。
希疏如马齿。
生不相识面。
何缘别义理。
赏析

和初春宴东堂应令诗

刘端刘端 〔两汉〕

睿赏叶春芳,开筵临画堂。庭梅飘早素,檐柳变初黄。

八珍罗玉俎,九酝湛金觞。筝响流飞阁,歌尘落妓行。

何必西园夜,空承明月光。

赏析

秦嘉妻徐淑答诗一首

秦嘉秦嘉 〔两汉〕

妾身兮不令。
婴疾兮来归。
沉滞兮家门。
历时兮不差。
旷废兮侍觐。
情敬兮有违。
君今兮奉命。
远适兮京师。
悠悠兮离别。
无因兮叙怀。
瞻望兮踊跃。
伫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结。
梦想兮容辉。
君发兮引迈。
去我兮日乖。
恨无兮羽翼。
高飞兮相追。
长吟兮永叹。
泪下兮沾衣。
赏析

凌云台

王褒王褒 〔两汉〕

高台悬百尺,中夕殊未穷。北临酸枣寺,西眺明光宫。

城旁抵双府,林里对相风。书题鹿卢榜,观写飞廉铜。

窗开神女电,梁映美人虹。虞捐滥天宠,郑瞀特怀忠。

庄生垂翠钓,昭仪拒斗熊。驰轮有盈缺,人道亦污隆。

还念西陵舞,非复邺城中。

赏析

送陈生温陵省亲

王褒王褒 〔两汉〕

问君何处拜庭闱,海国苍茫去路微。洛社旧游同北望,温陵积梦独南归。

春行树外空闻鸟,夜坐花边静掩扉。转向高堂思綵服,云山惆怅与心违。

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

蔡邕蔡邕 〔两汉〕

青青河边草。
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可见。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
书中竟何如。
上有加餐食。
下有长相忆。
赏析

闻笛

张衡张衡 〔两汉〕

寒鸿初动塞云收,阿滥堆中唤客愁。记得吴江归棹晚,芦花风外一声秋。

形式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