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送阙廷实抚州训导有怀高进之

顾清顾清 〔明代〕

长忆寻君过石桥,吴松江上雨萧萧。十年往事同春梦,一点乡心逐暮潮。

馀兴犹堪赋芹藻,好官何必定金貂。阳关拟唱无人和,落尽灯花独自谣。

赏析

十二月五日奠黄西坡泊渔水洼待晓即事

顾清顾清 〔明代〕

渔水洼边夜泊舟,荻花飘叶两飕飕。江湖日月摧残岁,霄汉风云感昔游。

未了桑弧心万里,待烹鸡黍恨千秋。无惭独有青珉字,光与长庚一样流。

赏析

厚斋阁老寿诗凯旋后作

顾清顾清 〔明代〕

瀛洲仙步接黄扉,兼总钧衡赞化机。名德共推今日重,寿龄无愧古人稀。

朋尊欲趁梅边举,櫜鞬新经海上归。一曲南山和常武,馀音遥傍五云飞。

赏析

送盛有菊良医之济南

顾清顾清 〔明代〕

卜相无成拟作医,达人千古共心期。名家独数中吴旧,直谊多应我辈知。

今日宗藩宜永寿,几年朝路惜分岐。灵光退直从容地,还对黄花诵我诗。

赏析

十二日至济宁秦凤山示和彭幸庵吊古诸作次韵八首 其六 陆宣公祠

顾清顾清 〔明代〕

忆昨銮舆播奉天,先生陪从若甘泉。文章已出留侯上,筹策仍推贾傅前。

一自贞元仇正论,直从元祐讲遗编。高山四海同瞻仰,况复桑榆共一川。

赏析

和孚若闻秋成寄贺郡守喻侯及元旦口占二首 其二

顾清顾清 〔明代〕

松炉残火晓犹明,高阁微风送漏声。珠斗渐低长乐观,綵云应绕未央城。

青春并阻瞻龙仗,往事閒思听鹿鸣。二十五年同仕版,遭逢谁不愿升平。

赏析

三江石潭寄和天津晓发诗且得十月初报次韵

顾清顾清 〔明代〕

瀛海蓬山路渺茫,柴门流水自洋洋。后来消息人谁在,前去乾坤日已长。

閒把钓竿移竹影,偶寻书卷落芸香。愁来隐几心千里,不道江湖自一乡。

赏析

涯翁七十寿诗二首 其二

顾清顾清 〔明代〕

午桥长夏日如年,吏散瀛洲聚锦筵。黄阁衣冠诸老外,清时钟鼓百花前。

閒情好鸟鸣深树,往事浮云澹远天。惟有老人南海上,祥光夜夜绕台躔。

赏析

次韵三江赐玉有述

顾清顾清 〔明代〕

团云莹润截肪齐,亲见承恩出禁闺。不比兰支汎觿佩,直从银赏到金犀。

馀辉毕竟还瀛屿,珍贡遥应度合黎。九十武公方德进,循墙无事首频低。

赏析

送玉峰少宰之南都兼简东川太宰用三江韵

顾清顾清 〔明代〕

满屋图书散未收,西风日夜趣仙舟。回看玉署希同辈,却望金陵感昔游。

鹏翼共知前路远,菊花应及到时秋。东川坐里从容语,霖雨于今合九州。

赏析

洞庭春宴为徐子容太史母寿用己未送归省韵

顾清顾清 〔明代〕

林屋山深春昼迟,桃花成实柳花飞。里门驻节父老喜,膝下奉觞游子归。

三洞鱼龙闻广乐,两峰云日丽晴晖。不知宫锦筵前舞,何似当年五綵衣。

赏析

李太夫人麻氏寿八十

顾清顾清 〔明代〕

高堂秋色避春辉,四坐金绯拥绣帷。宝副六珈明綵翠,锦袍双鹤动烟霏。

青云并见诸孙贵,黄阁新迎驷马归。愿学鲁人歌燕喜,百龄长得奉音徽。

赏析

前题次十峰司宪韵 其三

顾清顾清 〔明代〕

篷底哦诗正寂寥,忽看肤寸起岧峣。回翔未欲淩霄汉,津润先应及楚翘。

五彩何年歌烂漫,九农今日愿丰饶。河阳旧事还堪省,几度秋霜换斗杓。

赏析

郊行涉淖屡濒危殆晚憩鲍监南斋用前韵

顾清顾清 〔明代〕

久晴思雨雨思晴,晴日依然是雨行。屡涉泥涂愧舆皂,敢誇轩盖后公卿。

良苗近甸高低满,王气诸陵日夜生。细听白头宫监语,劫灰何必问昆明。

赏析

天彝生日乡里诸公会于小园赋鹤亭芝瑞诗各次其韵奉谢 其九 次韵张民厚

顾清顾清 〔明代〕

曾入玄光洞里天,却来亭下兆延年。林园幸接三吴秀,孙子惭非二谢贤。

人爱朵云歌郁郁,鹤惊丛露舞蹁蹁。薰渐更有诸公在,谁羡同舟李郭仙。

赏析

冬夜四清次孚若韵 其三 奕棋

顾清顾清 〔明代〕

楸枰的历晓星寒,熊虎貔貅各就团。稍出偏师当一面,从教空国战三单。

雄雌汉楚危时决,黑白商颜静里看。自是人间有机械,先生心事本来宽。

赏析

山妻六十效乐天体 其一

顾清顾清 〔明代〕

练裳竹笥忆萧然,又到人间六十年。我学鲍宣方自愧,君于桓少定谁贤。

已看儿女诸房满,始有金珠两鬓全。白首青山是何日,举杯重赋鹿车篇。

赏析

天彝生日乡里诸公会于小园赋鹤亭芝瑞诗各次其韵奉谢 其二 次韵约庵

顾清顾清 〔明代〕

长因南北叹参辰,岂谓儿童抗主宾。地向紫芝篇里重,人看白发镜中新。

寒林松柏心空在,清庙圭璋体自纯。何日西湖能载酒,为公重庆北堂春。

赏析

送瓯滨谒陵用三江韵时方南征

顾清顾清 〔明代〕

奉礼晨趋左掖朝,鸣銮回首属车遥。神灵灞浐瞻如在,氛祲江淮坐已消。

迎燕暖风初应律,压尘轻雨不崇朝。光明更有西陵月,偏照宗臣奠桂椒。

赏析

寿韩司徒贯道

顾清顾清 〔明代〕

洪洞老仙初八十,曾见垂绅立大廷。风云一变嗟人世,林壑三秋即幔亭。

黄发正宜松菊伴,紫霄相续凤凰翎。欲知后进瞻依切,长傍弧南候景星。

形式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