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蟾宫曲·长沙怀古
卢挚 〔元代〕
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张惠言 〔清代〕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东风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删。不为寻春较远,辜负春阑。念玉容寂寞,更无人处,经他风雨,能几多番?欲附西来驿使,寄与春看。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宋代〕
绿头鸭(七夕)
辛弃疾 〔宋代〕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疏影(笋薄之平江)
邓剡 〔宋代〕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
毛滂 〔宋代〕
临江仙
程垓 〔宋代〕
夜行船(送张希舜归南城)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