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杂曲歌辞 于阗采花
李白 〔唐代〕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学弈
佚名 〔先秦〕
【双调】寿阳曲 厌纷
李爱山 〔唐代〕
小桃红·碧湖湖上柳阴阴
杨果 〔元代〕
水仙子·讥时
张鸣善 〔元代〕
满庭芳·天风海涛
姚燧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春据危阑,
薛昂夫 〔元代〕
【仙吕】一半儿_寄情二首寄
张可久 〔元代〕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牛希济 〔五代〕
西河·大石金陵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