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僧五首 钵塔院如大师
白居易 〔唐代〕
百千万劫菩提种,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将何报答佛恩深。
慈悲不瞬诸天眼,清净无尘几地心。每岁八关蒙九授,慇勤一戒重千金。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乔吉 〔元代〕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宋代〕
浪淘沙慢·晓阴重
周邦彦 〔宋代〕
卜算子
王炎 〔宋代〕
木兰花(寿伯母太夫人上官氏)
邹应龙 〔宋代〕
月中行
陈允平 〔宋代〕
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天香(宴钱塘太守内翰张公作)
毛滂 〔宋代〕
玉楼春(戊寅重阳,病中不饮,惟煎小云团一杯,荐以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