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续古诗十首 其四
白居易 〔唐代〕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闲吟二首 其二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相思令·苹满溪
张先 〔宋代〕
清平乐·图书一室
周晋 〔宋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张曙 〔唐代〕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 〔宋代〕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酒泉子·楚女不归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