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洵〔清代〕
正啼红满径,绣阁掩、虚廊无月。画阑试凭,年时香尚发。
柳带堪结。还是湔裙候,背花临水,荡晓愁空阔。行云冉冉孤城接。
镜匣收鸾,罗衣卷蝶。邻箫为谁先咽。算花风廿四,犹解催别。
桃根杏叶。委新词半箧。又堕年华泪、尘暗黦。多情怕看团箑。
似留恋苦恨,薄人轻绝。残煤冷、雨声初阕。应不分、一晌销魂,拼与渡头飞雪。
西园事、归燕能说。但早来、纵有游春意,骄骢正怯。
陈洵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送王含秀才序
韩愈 〔唐代〕
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耶?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若颜子操瓢与箪,曾参歌声若出金石,彼得圣人而师之,汲汲每若不可及,其于外也固不暇,尚何曲之托,而昏冥之逃耶?
吾又以为悲醉乡之徒不遇也。建中初,天子嗣位,有意贞观、开元之丕绩,在廷之臣争言事。当此时,醉乡之后世又以直废吾既悲醉乡之文辞,而又嘉良臣之烈,思识其子孙。今子之来见我也,无所挟,吾犹将张之;况文与行不失其世守,浑然端且厚。惜乎吾力不能振之,而其言不见信于世也。于其行,姑分之饮酒。
春光好·天初暖
欧阳炯 〔五代〕
生查子·情景
姚宽 〔宋代〕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王炎 〔宋代〕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意难忘
程垓 〔宋代〕
花拥鸳房。记驼肩髻小,约鬓眉长。轻身翻燕舞,低语转莺簧。相见处,便难忘。肯亲度瑶觞。向夜阑,歌翻郢曲,带换韩香。别来音信难将。似云收楚峡,雨散巫阳。相逢情有在,不语意难量。些个事,断人肠。怎禁得恓惶。待与伊、移根换叶,试又何妨。
忆旧游·记愁横浅黛
周邦彦 〔宋代〕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京口)
王质 〔唐代〕
采桑子(秋日丁香)
踏莎行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