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一度桃花岭,烟霞处处新。纵迷源上路,犹似武陵人。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同杜叔高祝彦集观天保庵瀑布主人留饮两日且约牡丹之饮 其二
辛弃疾 〔宋代〕
只要寻花子细看,不妨草草有杯盘。莫因红紫倾城色,却去摧残黑牡丹。
题东虎丘寺六韵
白居易 〔唐代〕
点绛唇·高峡流云
王国维 〔近现代〕
河传·柳拖金缕
孙光宪 〔五代〕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近现代〕
南歌子·柳色遮楼暗
张泌 〔唐代〕
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
顾贞观 〔清代〕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宋代〕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宋代〕
行香子·三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