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应怜明月满长安,永夜凭轩万里看。秋水乍疑湖外合,白云犹似署中寒。
绕枝乌鹊星霜色,一曲关山道路难。此兴庾公曾不浅,南楼参佐几人欢。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折桂令·登姑苏台
乔吉 〔元代〕
临江仙·荷叶荷花何处好
元好问 〔金朝〕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韦庄 〔唐代〕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江城子·浣花溪上见卿卿
张泌 〔唐代〕
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绿云高绾,金簇小蜻蜒。好是问他来得么?和道:莫多情。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周邦彦 〔宋代〕
归国谣·双脸
温庭筠 〔唐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
酹江月
李好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