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熙春〔明代〕
当时折槛一生轻,柏府争传抗疏名。万里间关成独往,百年暌合信同盟。
燕台夜色黄金气,鳄渚秋声白发情。相对逐臣休感慨,古来天地自纵横。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古风其三十一
李白 〔唐代〕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正宫】端正好 咏荆南佳丽
汤舜民 〔元代〕
【大石调】青杏子_骋怀花月酒
曾瑞 〔元代〕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双调】清江引_春思黄莺乱
张可久 〔元代〕
【正宫】塞鸿秋_春来时绰然
张养浩 〔元代〕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宋代〕
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赵佶 〔宋代〕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