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有美一人兮,在福山之冈。爰服四美兮,两淮之光。
淮之清深兮,流之洋洋。维扬之士民兮,念与之长。
念之长兮何如?靴不可兮得脱。民之口碑兮,若何可忘归途?
会化兮三山之阳,同志翕聚兮天日。堂堂大道如砥兮,孰示周行?
岂伊人之岐径兮,无然伥伥。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双调】落梅风_玉果山先上
张可久 〔元代〕
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顾夐 〔五代〕
眼儿媚·中元夜有感
纳兰性德 〔清代〕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弃疾 〔宋代〕
祝英台近·晚春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