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我闻梯山险,石磴过百盘。如架淩云梯,平地入天门。
山高岂无灵,感应讵不神。七十轻千里,一念衡山勤。
水深石齧趾,历途百邅迍。胡为纳大麓,云雨骤漫漫。
仆夫欲号泣,羸马拥不前。迥驾亦不易,胜事徒空言。
我匪昌黎子,尔愧衡山云。吾将愬厚地,巫成扣天阍。
嗟予不度此,命也亦已焉。不见临河叹,遗响垂千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凭阑人·赠吴国良
倪瓒 〔元代〕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西湖杂咏·春
薛昂夫 〔元代〕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刘学箕 〔宋代〕
长相思·村姑儿
蔡伸 〔宋代〕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宋代〕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祖可 〔宋代〕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张元干 〔宋代〕
酒泉子·谢却荼蘼
纳兰性德 〔清代〕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 〔宋代〕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