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永新颜氏贤,眼底于八环。如何昨寄书,劝我立杏坛。
杏坛宁有几,自生民以还。夫我异于是,坛在灵台间。
至近而至远,随默以随言。无行而不与,无地何立焉。
留心理五典,神越三坟前。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及弟子 〔先秦〕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苏轼 〔宋代〕
红豆曲
曹雪芹 〔清代〕
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王恽 〔元代〕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宋代〕
玉楼春·拂水双飞来去燕
顾敻 〔五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席上和孙使君。孙暮春当受)
毛滂 〔宋代〕
浣溪沙(病中有以阑花相供者,戏书)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