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尘外俱太古,尘内多浇漓。夜即吸沆瀣,晨将弄参差。
恬然不婴物,至道其无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朝天子·归隐
汪元亨 〔元代〕
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
孙光宪 〔五代〕
浣溪沙·钿毂香车过柳堤
张泌 〔唐代〕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
王炎 〔宋代〕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
刘克庄 〔宋代〕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周邦彦 〔宋代〕
千秋岁·为金陵史致道留守寿
辛弃疾 〔宋代〕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