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虞之裔,曰我邦家。世有令德,为羽为仪。逮我曾祖,于大司空。
赞我圣朝,如岳斯崇。祖宰于湘,谦谦君子。德言其盛,政曷维久。
亦越我考,宰登夕郎。隆隆琐闼,嶷嶷封章。封章伊何,击彼珰逆。
仡冒雷霆,匪休放斥。威圣乃思,乃复厥犹。家门仰恩,逝命不留。
嗟我总角,哀礼莫符。伯滞京师,仲先蜉蝣。母也是戒,汝季而孤。
念汝所生,汝修汝图。执经就业,兢兢不已。爰秀一乡,渐名四海。
我之奋怀,如葩斯启。徒掇菁英,不数粒米。冉冉三十,始冠明经。
鸿之方渐,驾言徂征。纷纷百粤,濛濛两京。罔遂观光,曷错幽情。
乃如八闽,八闽有穆。弟趰丝纶,昆遥鼎玉。衔命趣饷,披荆度榛。
使循东路,寇逼西滨。章贡二水,胡越万里。我生险阻,曰维兹始。
甫解归骖,狂氛载南。园庐易主,咫尺巉岩。维伯念止,天地崩颓。
岂无苟生,中心弗能。成败利钝,非逆所裁。风云冥漠,肝脑蒿莱。
嗟我处诸,谁为之受。嗟我窜诸,谁僝我母。有甚漆身,胡颜之厚。
人亦有谣,变于子丑。豫章风驶,端水云从。翛翛垂羽,掖垣是登。
山甫补衮,曷蹑前踪。析薪负荷,曷克以绳。彼苍者天,莫知其极。
城复于隍,否终又来。嗟嗟同生,馀此一身。昔耻粱肥,今憺孤贫。
何以甘母,斯苦斯辛。何以为人,且夭且髡。宗族閒阔,敦于母党。
昔也同堂,各谋所往。西河卜子,爰丧厥明。我其奈何,母心之伤。
万乘艰难,匹夫焉据。自国徂家,职此之故。既平匪欣,弗陂用惧。
承我寿嘏,无谖我虑。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
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毛诗序》选段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论·论文》选段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讬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诗品序》选段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嘉会寄诗以亲,离群讬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与元九书》 选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题画》画竹题记一则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人间词话》三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