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断尽湘流九曲肠。漫同月子话凄凉。输他照影又成双。
一绿迷离杨柳岸,千红飘泊藕丝乡。和烟和雨画潇湘。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秋瑾 〔近现代〕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陈维崧 〔清代〕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温庭筠 〔唐代〕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辛弃疾 〔宋代〕
庆清朝
李朴 〔宋代〕
西江月
姚述尧 〔宋代〕
诉衷情
张抡 〔宋代〕
眼儿媚
石孝友 〔宋代〕
蓦山溪(元夕词)
毛滂 〔宋代〕
西江月(长安秋夜与诸君饮,分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