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风雪呼安道。记那日、孤舟感事,江花江草。细雨春寒渔村路,一幅移家画稿。
曾几上通天台表。水火干戈中出入,只文章、血性真奇宝。
从虎口,发高调。
吉光片羽休嫌少。得良朋者般珍重,墨痕都笑。但使今生逢知己,那怕三生潦倒。
毕竟是才人命好。三复遗编三太息,有吴门、暗泪苏门啸。
幸不共,劫灰扫。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乔吉 〔元代〕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谢枋得 〔宋代〕
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
谭献 〔近现代〕
庭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忆江南·衔泥燕
牛峤 〔唐代〕
折桂令·赠罗真真
菩萨蛮·春闺
徐灿 〔清代〕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王质 〔唐代〕
天香(对梅花怀王侍御)
刘镇 〔宋代〕
桂枝香
徐宝之 〔宋代〕
青玉案(采莲女)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