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娃宫屧廊寻已倾,砚池香径又欲平。二三月时何草绿,几百年来空月明。
使君虽老颇多思,携觞领妓处处行。今愁古恨入丝竹,一曲凉州无限情。
直自当时到今日,中间歌吹更无声。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行香子·文殊菩萨
白居易 〔唐代〕
曾子易箦
佚名 〔先秦〕
【越调】金蕉叶
张鸣善 〔元代〕
【双调】殿前欢_春晚怨春迟
张可久 〔元代〕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魏承班 〔五代〕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邓剡 〔宋代〕
南歌子
陈亮 〔宋代〕
菩萨蛮·春云吹散湘帘雨
纳兰性德 〔清代〕
武陵春·走去走来三百里
辛弃疾 〔宋代〕
渔父词(其三)
王谌 〔南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