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云塞前无路,徐行乃有通。不知转忽间,脚踏最高峰。
我衣湿寒云,我袖飘天风。三茅皆失色,万象归玄同。
玄同夫何如,吾以观无穷。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五代〕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 〔宋代〕
满宫花·月沉沉
尹鹗 〔五代〕
蝶恋花·记得珠帘初卷处
康有为 〔近现代〕
记得珠帘初卷处,人倚阑干,被酒刚微醉。翠叶飘零秋自语,晓风吹堕横塘路。词客看花心意苦,坠粉零香,果是谁相误。三十六陂飞细雨,明朝颜色难如故。
临江仙·都城元夕
毛滂 〔宋代〕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干 〔宋代〕
相见欢·深林几处啼鹃
庄棫 〔清代〕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蒋春霖 〔清代〕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