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指垂杨影里,曾住过,六朝人。奈艳极生愁,琼花过斧,玉树供薪。
朱门。已无双燕,让寻常百姓玳梁存。红藕鸳鸯消夏,碧桃蝴蝶嬉春。
香魂。水为传真。化一朵,石城云。算只有当年,破瓜时候,略皱眉痕。
湖名。未同西子,笑伊家常对若耶颦。闻道年年风月,管租更有王孙。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行香子 博山戏呈赵昌甫、韩仲止
辛弃疾 〔宋代〕
【中吕】阳春曲 皇亭晚泊
徐再思 〔元代〕
蝶恋花
赵令畤 〔宋代〕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 〔清代〕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宋代〕
浣溪沙·端午
苏轼 〔宋代〕
酹江月(赋水仙)
陈允平 〔宋代〕
好事近
石孝友 〔宋代〕
望秦川(早春感怀)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