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遗夫人书

夏完淳 夏完淳〔明代〕

  三月结缡,便遭大变,而累淑女,相依外家。未尝以家门衰,微见颜色。虽德曜齐眉,未可相喻。贤淑和孝,千古所难。不幸至今,吾又不得不死,吾死之后,夫人又不得不生。上有双慈,下有一女,则上养下育,托之谁乎?然相劝以生,复何聊赖!芜田废地,已委之蔓草荒烟;同气连枝,原等于隔肤行路。青年丧偶,才及二九之期;沧海横流,又丁百六之会。茕茕一人,生理尽矣!呜呼!言至此,肝肠寸寸断,执笔辛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吾死矣,吾死矣!方寸已乱。平生为他人指画了了,今日为夫人一思究竟,便如乱丝积麻。身后之事,一听裁断,我不能道一语也。停笔欲绝。去年江东储贰诞生,各官封典俱有,我不曾得。夫人,夫人!汝亦明朝命妇也。吾累汝,吾误汝,复何言哉!呜呼!见此纸如见吾也。外书奉秦篆细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与你成婚仅仅三个月的时候,便遇到了大的动乱,连累你住在自己父母家中,你从来没有因为家庭的盛衰而流露出不如意的神色。即使贤德的孟光,也不能和你相比。贤惠和顺、孝敬老人,是自古以来难以做到的。不幸的是到了今天,我又不能不死;我死了以后,你不得不独自活下去。上有两位母亲,下有一个女儿,赡养老人、抚育幼女,能托付给谁呢?然而我劝你活下去,你又有什么可依靠的呢?荒芜的土地已经任凭它长满了杂草;同族的亲属也如同无关的路人一般。你年纪轻轻就要失去配偶,才刚刚18岁;在这天下大乱之际,你又遭遇了厄运。孤孤单单,生活的道路已经穷尽了。唉! 写到这儿,我肝肠寸断。拿着笔心中酸楚,面对着纸泪水不断滴下,想写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想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我就要死了,就要死了!内心已乱。一生为别人指点安排,清楚明白得很,现在为你想一想结局,心中竟如同一团乱麻。我死后一切事任凭你考虑决定,我不能再说一句话了。放下笔来痛苦欲绝。去年江东储君诞生,各位官员都得到了封典,我没有得到。夫人,夫人!你也是先朝的命妇啊。我连累了你,我耽误了你,还再说什么呢!唉,看到这封信就如同见到了我。致妻子秦篆。

注释
结缡(lí):古代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结在女儿身上,称为结缡。此处为成婚的代称。
大变:指清兵攻占江南一带,作者之父夏允彝抗清失败,投水自杀。
德曜齐眉:贤德犹如孟光。孟光,东汉梁鸿之妻。其夫妻相敬如宾。曜,光耀,明亮。
双慈:指作者的嫡母:盛氏,生母陆氏。
聊赖:凭借,寄托。
同气连枝:有血统关系的亲属,指兄弟姊妹。
丧偶:死了丈夫或妻子谓之丧偶。
二九之期:指作者妻子当时十八岁。
沧海横流:喻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
丁百六之会:遇到厄运。丁,当值。《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百六,古时有百六阳九为厄运之说。
茕茕(qióng):形容孤单无靠。
生理:生计。
方寸已乱:形容极其悲痛。方寸,指心。
指画了了:意思是对事情的指点安排,清楚明白。
究竟:穷尽,完毕。
裁断:判断,决定。
储贰:即侍君、太子。指南明隆武帝朱聿键的儿子。
封典:封建时代,皇帝给官员以及官员的祖先,父母、妻子的荣典。
命妇:古代受朝廷封号的妇女,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员的母亲和妻子。
细君:妻子的别称。 ▲

创作背景

  1647年(永历元年)夏,因托人向鲁王上表谢其遥控中书舍人事被发觉,夏完淳被捕,拘禁在南京狱中,期间,他写了这封给妻子的绝笔信。

赏析

  夏完淳是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面对敌人的屠刀,他毫不畏惧;对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亲人,他满含柔情。身陷囹圄之中,即将奔赴刑场,他仍不能忘情于结发妻子,用这封绝笔书表达了对妻子的思恋、感激及歉意,感人至深。

  结婚仅仅三个月,便逢清兵攻占江南。夏完淳离开新婚妻子,毅然投身到了抗清斗争之中。妻子只能回到娘家暂住,毫无怨言。如今,夏完淳即将面临被杀的命运,妻子不仅要赡养年迈的老人,还要抚养年幼的女儿。家中的田地已经荒芜,亲戚朋友如同陌生人,生活艰辛无比。作者想到这些,心中痛苦万分,泪流满面,却束手无策。回忆起去年其他官员都曾得到皇帝的恩典,而自己却未曾得到,未能为妻子留下任何家业和名誉,不禁深感愧疚。

  这封信虽然篇幅不长,却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几次悲痛欲绝,几乎无法继续写下去。然而即使如此,他也不愿向敌人低头求饶。宁愿自己承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也要保持堂堂正正的姿态,大义凛然地赴死。这正是这位少年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

  这封信还表现了这位民族英雄平等地、满怀敬意地对待妻子,是一位侠义柔肠的豪杰。他不是不热爱生活,不是不爱妻子女儿,但为了民族大业,为了反抗侵略,他可以置国家于小家之先,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他之所以英勇奋战,甚至于献出生命,实际上是为了亲人后代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抗清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猜您喜欢
赏析

【南吕】金字经_一更无事坐

王玠王玠 〔宋代〕

一更无事坐灵台,塞兑垂帘八面开。开,清风入户来。调真息,冲和气自回。
  二更天静玩真空,八极无尘月正中。中,西来一意通。金炉内,霞光透鼎红。
  三更鸡叫一阳生,月落寒潭斗柄横。横,泥斗海底惊。三车转,黄河水倒行。
  四更北斗西南看,火运周天透玉关。关,龙吟虎啸间。神丹结,通身彻骨寒。
  五更五气总朝元,种出黄金七朵莲。莲,花开带露鲜。天门破,神光照大千。
赏析

【正宫】双鸳鸯

王恽王恽 〔元代〕

柳圈辞

暖烟飘,绿杨桥,旋结柔圈折细条。都把发春闲懊恼,碧波深处一时抛。

野溪边,丽人天,金缕歌声碧玉圈。解祓不祥随水去,尽回春色到樽前。

问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飏晓风。欲送春愁何处去?一环清影到湘东。

步春溪,喜追陪,相与临流酹一杯。说似碧茵罗袜客,远将愁去莫徘徊。

秉兰芳,俯银塘,迎致新祥祓旧殃。不似汉皋空解珮,归时襟袖有余香。

醉留连,赏春妍,一曲清歌酒十千。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

赏析

【双调】落梅风_天宝补遗姮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天宝补遗

姮娥面,天宝年,闹渔阳鼓声一片。马嵬坡袜儿得了看钱,太真妃死而无怨。

西湖

湖光静,山影孤,载斜阳小舟横渡。正花开玉梅千万株,鹤飞来老逋归与。

冷泉亭小集

弹初罢,酒暂歇,醉诗人满山红叶。问山中许由何处也,老猿啼冷泉秋月。

春日湖上

担春胜,问酒家,绿杨阴列仙图画。下秋千玉容强似花,汗溶溶借人罗帕。

春晚次韵二首

莺莺恨,燕燕愁,惜春归玉容添瘦。东君可人人病酒,怯东风海棠红皱。

金樽尽,玉漏迟,月明天柳阴无地。杜鹃怕将愁唤起,困东风夜深花睡。

蜡梅花

学宫样,改玉容,列金钗主人情重。撼疏林夜来窗外风,蜜蜂儿带香吹冻。

寒夜

寒斋静,瑞雪多,冻吟诗起来孤坐。芦花絮衾江纸也似薄,问袁安怎生高卧?

题扇面小景

人何处?不寄书,一声声雁将秋去。月明中情闹情正苦,玉波寒粉莲啼露。

湖上

羽扇尘埃外,杖藜图画间,野人来海鸥惊散。四十年绕湖赊看山,买山钱更教谁办?

越城春雪

朱帘上,皓齿歌,柳梢青野梅开过。倚阑干醉眸天地阔,雪山寒玉龙高卧。

离情

人孤另,愁万结,南楼上雁声拖拽、别离有情无处写,洞箫寒满天明月。

江上寄越中诸友

江村路,水墨图,不知名野花无数。离愁满怀难寄书,付残潮落红流去。

春情

秋千院,拜扫天,柳阴中躲莺藏燕。掩霜纨递将诗半篇,怕帘外卖花人见。

赏析

鹧鸪天·席上作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楼观青红倚快晴,惊看陆地涌蓬瀛。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柳边沙外古今情。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

孙光宪孙光宪 〔五代〕

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
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庭花·石城依旧空江国

孙光宪孙光宪 〔五代〕

石城依旧空江国,故宫春色。七尺青丝芳草碧,绝世难得。
玉英凋落尽,更何人识?野棠如织,只是教人添怨忆,怅望无极。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秦观 〔宋代〕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蜀弦秦柱不关情,尽日掩云屏。己惜轻翎退粉,更嫌弱絮为萍。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西楼月下当时见

晏几道晏几道 〔宋代〕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