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竹屋初糊未稳眠,山猺窃发又纷然。滩头便是焚舟处,仍杂村氓上渡船。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大石调】六国朝
睢景臣 〔元代〕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李珣 〔五代〕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近现代〕
水调歌头·游泳
踏莎行·元夕
毛滂 〔宋代〕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
张孝祥 〔宋代〕
扬州慢·十里春风
赵以夫 〔宋代〕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顾太清 〔清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青衫湿遍·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