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中庸二字圣真诠,来自唐虞一脉传。本体睹闻为入窍,工夫戒惧是天然。
但从庸行庸言里,直彻无声无臭先。此是人人真本色,可怜千古作陈编。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商调】梧叶儿 怀古
宋方壶 〔元代〕
【黄钟】人月圆_山中书事兴
张可久 〔元代〕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冯延巳 〔五代〕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王国维 〔近现代〕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司马光 〔宋代〕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纳兰性德 〔清代〕
花犯·小石梅花
周邦彦 〔宋代〕
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陆游 〔宋代〕
西江月·重九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