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河中之水流迢迢,洛阳女儿名娇娆。娇娆十三称绝色,十四怀春未可挑。才梳堕髻即殊众,怕逐时人斗小腰。学成织锦机犹涩,解度新声瑟懒调。日出采桑城东路,路傍桃李花飘姚。左手提笼丝作系,右手攀花折其条。国卿下装不复顾,使君五马徒相邀。董家高楼一百尺,归来谁见倚逍遥。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书清凉境界壁 其一
辛弃疾 〔宋代〕
从今数到七十岁,一十四度见梅花。何况人生七十少,云胡不归留此耶。
【商调】秦楼月
张可久 〔元代〕
鹤冲天·清明天气
杜安世 〔宋代〕
相思令·苹满溪
张先 〔宋代〕
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元好问 〔金朝〕
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王恽 〔元代〕
玉楼春·梅花过了仍
郑文焯 〔清代〕
梅花过了仍风雨,著意伤春天不许。西园词酒去年同,别是一番惆怅处。一枝照水浑无语,日见花飞随水去。断红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
宴桃源·前度小花静院
白居易 〔唐代〕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
李煜 〔五代〕
临江仙(寿六十二)
彭子翔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