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河中之水流迢迢,洛阳女儿名娇娆。娇娆十三称绝色,十四怀春未可挑。才梳堕髻即殊众,怕逐时人斗小腰。学成织锦机犹涩,解度新声瑟懒调。日出采桑城东路,路傍桃李花飘姚。左手提笼丝作系,右手攀花折其条。国卿下装不复顾,使君五马徒相邀。董家高楼一百尺,归来谁见倚逍遥。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双调】折桂令_桃花马问刘
王元鼎 〔元代〕
满江红·斗帐高眠
佚名 〔宋代〕
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佚名 〔五代〕
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
杨基 〔明代〕
滴滴金·梅
孙道绚 〔宋代〕
清平乐·纤云扫迹
刘克庄 〔宋代〕
转应曲·寒梦
王敬之 〔清代〕
踏莎行·初春
徐灿 〔清代〕
万里春
周邦彦 〔宋代〕
喜迁莺·晓月坠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