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宝阁凌空涌,金壶映日黄。梵音通朔漠,法曲广伊凉。
御榻惟经帙,宫炉独篆香。吾皇清净德,银管愿垂芳。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点绛唇·高峡流云
王国维 〔近现代〕
虞美人·玉楼缥缈孤烟际
欧阳澈 〔宋代〕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杨无咎 〔宋代〕
玉楼春·戏林推
刘克庄 〔宋代〕
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吴锡麒 〔清代〕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朱彝尊 〔清代〕
采桑子·九日
纳兰性德 〔清代〕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辛弃疾 〔宋代〕
念奴娇(次刘周翰韵)
姚述尧 〔宋代〕
满庭芳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