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明代〕
主人被谑如摧槁,空庭百匝愁颠倒。抗颜也作花忠臣,摘叶披枝恐花恼。
贮君玉照金谷之堂,山骄石佞君开早。贶君和羹驿使之辞,调卑格弱君言好。
我无红碧为君妍,莎台莓榭躬除扫。宋砚蜀纸李廷圭,折枝貌得花韵老。
荣枯开落等一观,自觉与花非草草。月沉风止两无言,一方积雪照冥昊。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济上四贤咏·崔录事
王维 〔唐代〕
长相思 其二
李煜 〔五代〕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如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读圆觉经
辛弃疾 〔宋代〕
因岩亭
白居易 〔唐代〕
秋虫
切切闇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
送宗判官归滑台序
任华 〔唐代〕
大丈夫其谁不有四方志?则仆与宗衮二年之间,会而离,离而会,经途所亘,凡三万里。何以言之?去年春会于京师,是时仆如桂林,衮如滑台;今年秋,乃不期而会于桂林;居无何,又归滑台,王事故也。舟车往返,岂止三万里乎?人生几何?而倏聚忽散,辽夐若此,抑知己难遇,亦复何辞!
岁十有一月,二三子出饯于野。霜天如扫,低向朱崖。加以尖山万重,平地卓立。黑是铁色,锐如笔锋。复有阳江、桂江,略军城而南走,喷入沧海,横浸三山,则中朝群公岂知遐荒之外有如是山水?山水既尔,人亦其然。衮乎对此,与我分手。忘我尚可,岂得忘此山水哉!
记游定惠院
苏轼 〔宋代〕
【双调】折桂个
张可久 〔元代〕
解连环·怨怀无托
周邦彦 〔宋代〕
□□□(闻鹃啼)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