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元代〕
云林子,外生死,解内敬,为天使。带经而锄倦即休,亦复拈笔为林丘。
树枝鳞皴崖石幽,若有人兮在空谷。招之不来兮,云惨瘁以令人愁。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观第五泄记
袁宏道 〔明代〕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虎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双调】拨不断 夏宿山亭
李致远 〔元代〕
【南吕】一枝花_妓女蹴鞠红
萨都剌 〔元代〕
风流子·秋郊即事
纳兰性德 〔清代〕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浣溪沙·赋清虚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甘泉岩)
曾原郕 〔唐代〕
点绛唇(双柑扇)
姚述尧 〔宋代〕
满庭芳(上张紫微)
石孝友 〔宋代〕
点绛唇(惠山夜月赠鼓琴者,时作流水弄。)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