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于穆大宗,本支太尉。继继其传,迨于五世。维行营公,扈驾而南。
聿来于温,厥家且蕃。是曰世则,高奥之始。维木载根,维源斯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续古诗十首 其四
白居易 〔唐代〕
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
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
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
李商隐 〔唐代〕
水仙子·相思
刘庭信 〔元代〕
拨不断·酒杯深
马致远 〔元代〕
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 〔清代〕
长相思·秋风清
李攀龙 〔明代〕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水龙吟·春恨
陈亮 〔宋代〕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