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水调歌头·簪履竟晴昼
辛弃疾 〔宋代〕
【正宫】端正好 咏荆南佳丽
汤舜民 〔元代〕
【商调】梧叶儿 怀古
宋方壶 〔元代〕
【越调】柳营曲_西山即事挽
张可久 〔元代〕
殿前欢·隔帘听
贯云石 〔元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点绛唇·金谷年年
林逋 〔宋代〕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陈亮 〔宋代〕
荷叶杯·楚女欲归南浦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