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绿发辞乡白发归,远因行役问庭闱。离心又惜连枝别,愁思仍随独雁飞。
汴河霜落寒砧早,梁苑烟空晚树稀。行到洛阳秋色后,柳营长是忆春晖。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赠祖三咏
王维 〔唐代〕
蟏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
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
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
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偶作寄朗之
白居易 〔唐代〕
铁杵成针 / 铁杵磨针
郑之珍 〔明代〕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卢挚 〔元代〕
【南吕】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
张可久 〔元代〕
【中吕】齐天乐过红衫儿_隐居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炎 〔宋代〕
木兰花慢·太湖纵眺
洪亮吉 〔清代〕
水调歌头·追和
张元干 〔宋代〕
清平乐·夜发香港
朱孝臧 〔清代〕
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