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疾风吹庭树,游子常苦心。禄养已不逮,江湖行且深。
鼎茵岂云乐,藜藿宁自任。怀哉古人意,锡类犹至今。
鄱水漾寒波,楚云还远林。含悽念幽壤,几欲忘华簪。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
马致远 〔元代〕
【双调】清江引
凤箫吟·锁离愁
韩缜 〔宋代〕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王国维 〔近现代〕
水调歌头·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李公昴 〔宋代〕
沁园春·十万琼枝
陈维崧 〔清代〕
题徐渭文《钟山梅花图》,同云臣、南耕、京少赋。
十万琼枝,矫若银虬,翩如玉鲸。正困不胜烟,香浮南内;娇偏怯雨,影落西清。夹岸亭台,接天歌管,十四楼中乐太平。谁争赏?有珠珰贵戚,玉佩公卿。 如今潮打孤城,只商女船头月自明。叹一夜啼乌,落花有恨;五陵石马,流水无声。寻去疑无,看来似梦,一幅生绡泪写成。携此卷,伴水天闲话,江海余生。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纳兰性德 〔清代〕
减字木兰花·新月
西江月(为范南伯寿)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