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清代〕
绛河如故,鹊桥如故,添得女牛闲话。去年相见尚新秋,怎今岁、中秋过也。
千秋万岁,一年一度,也胜蟾宫月姐。月轮天上有圆时,最可念、人间孤寡。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落日忆山中
李白 〔唐代〕
【双调】水仙子_讥时铺眉苫
张鸣善 〔元代〕
【南吕】金字经_菊边细切银
张可久 〔元代〕
【商调】梧叶儿_次韵鸳鸯浦
人月圆·吴门怀古
【不知宫调】
乔吉 〔元代〕
【双调】新水令_闺丽绣闺深
【双调】行香子_题情燕僽莺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张孝祥 〔宋代〕
金缕曲·次女绣孙
俞樾 〔清代〕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