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家邺城接建安,西来轗轲悬忧端。异乡感怀殊不寐,剑闪七星灯下弹。
鲁缟齐纨价易买,越罗蜀锦人争看。无计疗穷痴儿怨,糟糠老妻任艰难。
不见少陵几口走栈阁,赖有橡实时充餐。白帝春归同寂寞,锦江月出两团圞。
中原兵戈阻旧国,黄尘杀气相迷漫。我逢昭代幸无恙,晋俗留人惊岁残。
又不见要离何为火妻子,霸图直欲功名完。身后梁鸿并蒿里,不如五噫行歌石可刊。
久雪敝衣惜奴婢,漫将诗草发长叹。吕望八旬持钓竿,困龙且向积水蟠。
谁道颓年气傲岸,四海交游曾结欢。公门了无一字干,秋潭照心无波澜。
小儒孟浪竟何益,睥睨宁知世路宽。暗洒淤泥污巢由,箕山忽崩颍水乾。
神明在天笑魑魅,时复清风吹鹖冠。俯视人间尽浩渺,独登万仞之峰峦。
吹笙爱听子晋曲,仙骨能胜鹤背寒。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