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赠王子启

刘崧 刘崧〔元代〕

晨得故人书,握发再三读。缠绵数百言,肝胆豁倾覆。

上承起居问,下感进脩勖。虽劳鸿燕思,且慰泥涂辱。

去年所寄诗,徵我当和复。谫材本迟钝,往报愧不速。

置书怀袖间,汗出颜腼恧。永怀通家好,先世辑姻睦。

呜呼我大父,文雅动季叔。追惟所自出,实本王氏族。

风流齐阀阅,情谊均骨肉。兔丝附长松,柔弱易摧蹙。

矧我后生辈,疏略坐拘束。饥寒役道路,时序少攀属。

缅思老成会,光景同转烛。每过城西隅,低回怆心目。

时寻贤者居,邈在𢅛湾曲。方畦带寒蔬,斜径出脩竹。

升堂奉甘旨,宴客湑醽醁。委蛇伯仲间,颜色何婉郁。

往时客南浦,公馆蕃乐育。学子来趋风,簦笈奋远躅。

襜襜讲帷侧,济济森立玉。敷扬六义旨,骈叠雅颂录。

咏歌逾金石,剖析见丝粟。似闻厌尘鞅,欲访匡庐麓。

重湖涉深渺,把卷面飞瀑。云林固深窈,问学伤寡独。

岂必远人群,终然起岩谷。贱子罕所谐,微陋等朴𣙙。

偶从将军幕,未决詹尹卜。老亲困痹疾,稚子抱寒瘃。

内顾环堵空,何以甘藿菽。筠阳近留滞,风土渐谙熟。

锦水流郡西,闾阎散平陆。长云亘浮梁,车马竞驰逐。

风激仙洞凉,江浮凤山绿。苏扬遗赋咏,草木含清淑。

至今民俗淳,守业不出屋。反思好游子,奔走何碌碌。

故园久芜秽,荷耒思穜稑。轩裳苦乖违,农圃岂污渎。

勉意慰所亲,志愿在昔夙。感君同心言,义重秋兰馥。

抽辞酬远意,焉得不醇笃。扬矣合并期,悲歌睇鸿鹄。

刘崧

刘崧

(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猜您喜欢
赏析

【正宫】双鸳鸯

王恽王恽 〔元代〕

柳圈辞

暖烟飘,绿杨桥,旋结柔圈折细条。都把发春闲懊恼,碧波深处一时抛。

野溪边,丽人天,金缕歌声碧玉圈。解祓不祥随水去,尽回春色到樽前。

问春工,二分空,流水桃花飏晓风。欲送春愁何处去?一环清影到湘东。

步春溪,喜追陪,相与临流酹一杯。说似碧茵罗袜客,远将愁去莫徘徊。

秉兰芳,俯银塘,迎致新祥祓旧殃。不似汉皋空解珮,归时襟袖有余香。

醉留连,赏春妍,一曲清歌酒十千。说与琵琶红袖客,好将新事曲中传。

赏析

【中吕】红绣鞋_题惠山寺舌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题惠山寺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旧刻漫漶看新碑。林写传梵语,岩翠点禅衣,石龙喷净水。

禁行甫郊居

白露离离香稻,清风小小团茅,蔡仙家只隔宋姑桥。篱边一水绕,门外两山高,庭前双桧老。

集庆方丈

月桂峰前方丈,云松径里禅房,玉瓯水乳洗诗肠。莲花香世界,贝叶古文章,秋堂听夜讲。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消息谁传到拒霜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 〔清代〕

消息谁传到拒霜?两行斜雁碧天长,晚秋风景倍凄凉。
银蒜押帘人寂寂,玉钗敲烛信茫茫。黄花开也近重阳。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鹤仙·赋梅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雁霜寒透幕。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赏析

念奴娇(重九前二日登西塔观县治,用前韵)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江山清绝,正箫台花县,霜秋时候。寻胜登高环望处,碧瓦参差铺绣。五岫藏云,两溪吞月,古市渔盐凑。青帘斜扬,家家香泛丹溜。
况是东鲁风流,看儒冠济济,垂天赋就。时科举后邑中预荐者四人。陶令从容官事了,把菊高吟闲昼。草鞠圜扉,香凝燕寝,豪饮挥金斗。公庭无事,珍祥休问驯兽。鲁恭驯雉也。
赏析

好事近(重午前三日)

姚述尧姚述尧 〔宋代〕

梅子欲黄时,霖雨晚来初歇。谁在绿窗深处,把彩丝双结。
浅斟低唱笑相偎,映一团香雪。□指墙头榴火,倩玉郎轻折。
赏析

柳梢青

张抡张抡 〔宋代〕

柳色初匀。轻寒似水,纤雨如尘。一阵东风,_纹微皱,碧沼鳞鳞。
仙娥花月精神。奏凤管、鸾丝斗新。万岁声中,九霞杯里,长醉芳春。
赏析

踏莎行

张抡张抡 〔宋代〕

雪拥群峰,静□□□。□□□□□居□。□□破谷粟黄香,柴□□□□□□。
□□□□,□和衣倒。寂寥气□□君好。□□□贵足人争,山中恬淡能长保。
赏析

鹧鸪天(庆徐元寿生子)

石孝友石孝友 〔宋代〕

六十仙翁抱桂栽。果符吉梦诞英才。上天与降麒麟种。明月还生蚌蛤胎。
华阁启,玳筵开。快呼玉手捧金罍。要知远地无功客,曾到高门作贺来。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