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闽川今谪去,惆怅复离群。别梦逢京雨,愁心住楚云。
猿声闽树远,帆影越江分。圣主恩波重,多才不弃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 〔唐代〕
【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徐再思 〔元代〕
【南吕】一枝花 离闷
贯云石 〔元代〕
卜算子·风露湿行云
张元干 〔宋代〕
昭君怨·暮雨丝丝吹湿
纳兰性德 〔清代〕
红窗怨(送邵倅)
王质 〔唐代〕
蝶恋花(丁丑七夕)
刘镇 〔宋代〕
木兰花
张孝祥 〔宋代〕
贺新郎(陪广帅方右史登越台)
李公昴 〔宋代〕
点绛唇(赵育才席上用东坡韵赠歌者)
杨无咎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