瞽说圣所择,愚谋帝不罪。况乎言有文,白黑时利害。
前日林书生,自谓胸臆大。潜心摭世病,荣成谓可卖。
投颡触谏函,献言何耿介。云昨见凶星,上帝下警戒。
意若日昏㧻,出处恣蜂虿。安坐弄神器,开门纳珍贿。
宗支若系囚,亲亲礼日杀。大臣尸其柄,咋舌希龙拜。
速速伐虎丛,无使自沈瘵。陛下幸察之,聪明即不坏。
如忽贱臣言,不瞬防祸败。一封朝飞入,群目已睚眦。
力夫暮塞门,执缚不容喟。十手捽其胡,如负杀人债。
幽诸死牢中,系灼若龟蔡。亦既下风指,黥而播诸海。
长途万馀里,一钱不得带。必令朝夕閒,渴饥死于械。
从前有口者,蹜脰如气鞴。独夫已去除,易若吹糠粺。
奈何上帝明,非德不可盖。倏忽未十旬,炎官下其怪。
乙夜紫禁中,一燎不存芥。天王下床走,仓猝畏挂碍。
连延旧寝廷,顿失若空寨。明朝黄纸出,大赦遍中外。
嗟乎林书生,生命不可再。翻令凶恶囚,累累受恩贷。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践神区其既远,积灵祀而方多。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引员吭之纤婉,顿修趾之洪姱。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厌江海而游泽,掩云罗而见羁。去帝乡之岑寂,归人寰之喧卑。岁峥嵘而愁暮,心惆怅而哀离。
于是穷阴杀节,急景凋年。骫沙振野,箕风动天。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河,雪满群山。既而氛昏夜歇,景物澄廓。星翻汉回,晓月将落。感寒鸡之早晨,怜霜雁之违漠。临惊风之萧条,对流光之照灼。唳清响于丹墀,舞飞容于金阁。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踯躅徘徊,振迅腾摧。惊身蓬集,矫翅雪飞。离纲别赴,合绪相依。将兴中止,若往而归。飒沓矜顾,迁延迟暮。逸翮后尘,翱翥先路。指会规翔,临岐矩步。态有遗妍,貌无停趣。奔机逗节,角睐分形。长扬缓骛,并翼连声。轻迹凌乱,浮影交横。众变繁姿,参差洊密。烟交雾凝,若无毛质。风去雨还,不可谈悉。既散魂而荡目,迷不知其所之。忽星离而云罢,整神容而自持。仰天居之崇绝,更惆怅以惊思。
当是时也,燕姬色沮,巴童心耻。巾拂两停,丸剑双止。虽邯郸其敢伦,岂阳阿之能拟。入卫国而乘轩,出吴都而倾市。守驯养于千龄,结长悲于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