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春色高斋万里生,曳裾常日罢逢迎。云霄未报中丞疏,江汉先传外史名。
侠客铜鞮多骏马,佳人花艳动倾城。王门自昔栖迟地,何限庞公避世情。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地震
蒲松龄 〔清代〕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正宫】黑漆弩_晚泊采石,
卢挚 〔元代〕
清江引·弃微名去来心快哉
贯云石 〔元代〕
渔歌子·荻花秋
李珣 〔五代〕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近现代〕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
晏几道 〔宋代〕
菩萨蛮·雨晴夜合玲珑日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
李煜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