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英雄往矣,对江山赢得,乱愁千斛。今古梦痕消不尽,付与败蕉残鹿。
醉里征诛,愁边歌舞,画就兴亡局。欲书遗恨,南山可惜无竹。
应念茂苑风花,台城烟草,萧瑟空云木。曾倚舵漏闲眺望,惟见暮帆沙骛。
狸去祠荒,雀飞桥冷,悽断前朝曲。无情最是,秦淮一片寒绿。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正宫】塞鸿秋_春来时绰然
张养浩 〔元代〕
山坡羊·自警
乔吉 〔元代〕
雨中花·岭南作
朱敦儒 〔宋代〕
清平乐·雪
孙道绚 〔宋代〕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孙光宪 〔五代〕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叶梦得 〔宋代〕
菩萨蛮·阑风伏雨催寒食
纳兰性德 〔清代〕
滴滴金(晚眺)
王质 〔唐代〕
绕佛阁
陈允平 〔宋代〕
感皇恩(镇江待闸)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