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精卫填海
佚名 〔先秦〕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
张养浩 〔元代〕
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
阎选 〔五代〕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冯延巳 〔五代〕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宋代〕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龚自珍 〔清代〕
喜迁莺·霜天秋晓
蔡挺 〔宋代〕
霜天晓角·晚次东阿
朱彝尊 〔清代〕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