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清代〕
方文
方文(1612---1669)字尔止,号嵞山,原名孔文,字尔识,明亡后更名一耒,别号淮西山人、明农、忍冬,安徽安庆府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方大铉长子。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靠游食、卖卜、行医或充塾师为生,与复社、几社中人交游,以气节自励。方文之诗前期学杜,多苍老之作;后期专学白居易,明白如话,长于叙事,早年与钱澄之齐名,后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著有《嵞山集》。
【双调】醉春风
贯云石 〔元代〕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近现代〕
沁园春·梦孚若
刘克庄 〔宋代〕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 〔宋代〕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王夫之 〔明代〕
南乡子·何处淬吴钩
纳兰性德 〔清代〕
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辛弃疾 〔宋代〕
宴桃源·频日雅欢幽会
白居易 〔唐代〕
念奴娇(月)
黄公绍 〔唐代〕
西江月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