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兰亭秋暮,眺晴原、并到南华山墅。画槛横塘看两岸,多少断红残紫。
鳌禁当年,鹭车昔日,休沐时来此。苍梧颍嗣,至今长读秋水。
闲备彩缆青丝,玉壶携酒处,锦鳞鲜美。吴下阿蒙何日至,相对邺宫才子,舞凤雄图,放龟遗迹,衰柳频低起。
耶溪相望,不知去几何里。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白居易 〔唐代〕
池畔最平处,树阴新合时。移床解衣带,坐任清风吹。
举棹鸟先觉,垂纶鱼未知。前头何所有,一卷晋公诗。
【双调】水仙子_赋妇人染红
周文质 〔元代〕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魏承班 〔五代〕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王国维 〔近现代〕
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
张元干 〔宋代〕
如梦令·满院落花春寂
杨冠卿 〔宋代〕
百字令·宿汉儿村
纳兰性德 〔清代〕
水调歌头(和金焦)
李好古 〔宋代〕
踏莎行
石孝友 〔宋代〕
水调歌头
刘源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