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诗

孙绰 孙绰〔魏晋〕

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
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
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
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
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
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
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仲秋时节霜露渐起,万物凋零,云淡天高,秋风阵阵。
住在山中的人最先能感觉到这些变化,远行游子要放声高歌才能舒缓心中思家的愁绪。
稀疏的树林中不断地刮起冷风,空荡荡的山峦上聚集着浓云。
浓重的露水洒落在庭院中的树上,繁密的叶子就从茂盛的枝条上落下。
抚摸林中野菌只感生命短暂,攀摘苍松枝叶只羡无惧严寒。
在这秋风萧瑟的日子里远远地来到林边野外垂钓,与朝廷、市场这些争名争利的场所断绝联系。
只要保持着远古人的心胸,淡然无欲,那我们离无为自适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注释
仲秋月:农历八月,是典型的秋日。
飂戾:风声。
长谣:放声高歌。
岫:山峰。
垂纶:垂钓。
濠上: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后多用“濠上”等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之地。把崇尚老庄就说成是濠上之风。▲

赏析

  全诗清晰地显现出三个层次。

  首四句总写秋日的节侯特点及其在人们心理上的反映。前二句首先写出秋天的一派肃杀之气。“仲秋月”就是农历八月,是典型的秋日,此时天气转凉,霜露渐起,百物凋零,所以冠以“萧瑟”二字。“飂戾风云高”是说此时节云淡天高,秋风阵阵。“飂戾”就是风声。如此萧瑟的节候自然会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感应:“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住在山中的人会首先感到这时序的变化;远行在外的人很容易产生凄凉之感、思家之念,以至于要放声唱歌来舒散心中的愁闷。这一层写出了对秋日的总体印象,为后面的具体描写秋景张本。

  接下六句为第二层意思,写自身所感到的节候变化。“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霄”,是说稀疏的树林中不断地刮起冷风,空荡荡的山峦上聚集着浓云,这是山林中的变化。“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是说浓重的露水洒落在庭院中的树上,繁密的叶子就从茂盛的枝条上落下,这是庭院中的变化。这种无情的肃杀之气虽说无可抗拒,但在受其摧残的时间和程度上,各种景物是不相同的,那是它们各自的品质和抗御能力不一样,所以紧接着补了两句:“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菌是一种寿命极短的植物,《庄子》上曾说过“朝菌不知晦朔”,所以作者抚之而生悲。苍松不怕寒冷,秋气无损于它,所以作者不禁要攀其枝叶,投以羡慕的眼光。这一层写的虽是眼前常见景物,刻画却是精细而鲜明的,而且诗人还为之动了悲、羡之情,足见他并没有用哲人的冰冷目光去静观这种“时变”,而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去体察的,也就是说诗人是以热呼呼的心肠描绘出这秋日的凄清画面的,所以其间充溢着浓郁的诗意。

  松柏是高洁品质的象征,上句诗人既有羡于松,虽是写景,但个人志趣已经流露,后四句遂顺调转入抒写自己的情志。“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是说:在这秋天的日子里,大自然尽管如此萧瑟,我还是愿意投身于它的怀抱,远远地来到林边野外钓鱼,与朝廷、市场这些争名争利的场所断绝联系。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淡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意思是说:只要把纷繁的世界看得淡漠,无求于人,无苛于己,保持着远古人的心胸,那我们离无为自适的境界也就不远了。“濠上”一典出于《庄子》的《秋水》篇,其中写庄子与惠施在濠上(在今安徽凤阳)闲游,看到鲦鱼从容出游,因而引起了鱼究竟知不知道快乐的一番辩论,后世就把濠上指代逍遥闲游的地方,把崇尚老庄就说成是濠上之风。此二句是谈玄论虚之词,也是全篇的旨归。道家认为一切礼乐道德等社会规范,以及人们有组织的行动与交往都是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扼杀,所以他们要摆脱一切制度与文明的束缚,把任情适性、归真返朴当作终身追求的目标。这里颂扬的也就是这种精神。

  孙绰此诗虽也涉及玄理,却并不淡然寡味。首先,作者是在对秋日景象的描绘和由此而产生的悲、羡之情上引出对濠上之风的颂扬的,这是诗歌艺术上常用的讽咏比兴法,因此自然也具有艺术感染力。其次,此诗所涉及的玄理,并非阐释道家的具体教义,仅仅是表明一种归依道风的感情,而表现感情乃是诗歌的天职,诗情诗味即由此出,这也是此诗不乏诗味的原因。

  当然,此诗虽也较多地写了山水风景,林野秋色,但因为它既未以游览作为描写景物的过程和手段,也没有把自然景物作为美感观照的主位对象,所以它仍属于玄言诗,还不是一首山水诗。但是,孙绰本人是爱好山水的,描摹山水的本领也是高超的(例如其《天台山赋》就写得掷地有声),而且他“借山水以化其郁结”(《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所以他诗中的自然景物(包括山水),也就应当另眼相看了。此诗借秋日景物来表明其向往濠上之风,也就是为了化解其胸中郁结,这与“老庄告退”后兴起的山水诗有着共同之处。更明确地说,被称为空洞虚泛的玄学,却也有其注重自然之道、注重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一面。作为玄学的诗歌形式的玄言诗,因而也有其注重从自然——山水之中体悟玄理,亦即企图让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取得和谐的倾向。正是这个倾向的不断发展延伸,才终于有了以山水为重头、而玄理退居为“尾巴”的山水诗。孙绰此诗中,阐明玄理虽然还是诗的主要目的,但谈玄在篇幅上已是“尾巴”了。因此,如果说此诗包含着山水诗的某些因素或萌芽,应该是符合实际的。▲

孙绰

孙绰

(314—371)东晋太原中都(今晋中榆次)人,字兴公。孙楚孙。少以文称。初居会稽,游放山水。与许询并为玄言诗人,亦能赋,尝作《天台山赋》,辞致甚工,自谓掷地有金石声,为当时文士之冠。名公之碑,必请绰为文。除著作佐郎,累迁廷尉卿,领著作。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猜您喜欢
赏析

水调歌头·上古八千岁

辛弃疾辛弃疾 〔宋代〕

上古八千岁,才是一春秋。不应此日,刚把七十寿君侯。看取垂天云翼,九万里风在下,与造物同游。君欲计岁月,当试问庄周。醉淋浪,歌窈窕,舞温柔。从今杖屦南涧,白日为君留。闻道钧天帝所,频上玉卮春酒,冠珮拥龙楼。快上星辰去,名姓动金瓯。
赏析

东坡种花二首 其二

白居易白居易 〔唐代〕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馀。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赏析

【南吕】金字经_菊边细切银

张可久张可久 〔元代〕

菊边

细切银丝鲙,笑簪金凤毛,酒污仙人白锦袍。教,玉人吹玉箫。木兰櫂,月明杨柳桥。

别情

鉴影羞眉月,枕痕融脸霞,不见才郎憔悴煞。他,暮春方到家。别时话,灞桥杨柳花。

客西峰

夜礼天坛月,晓餐仙洞霞,客至西峰小隐家。茶,翠岩口碧牙。松阴下,石苔铺紫花。

海印方丈

海印波心月,塔铃天外风,一点圆明法空。红,烛花天垂玉虫。梨云梦,小窗梅影重。

鸿山杨氏南园

白玉狮蛮带,紫金獬豸冠,偃月堂深愁万端。官,不如梁伯鸾。青松畔,一壶天地宽。

惠山寺

石刻维摩像,桂香兜率宫,一线甘泉饮九龙,松,翠涛翻半空。若冰洞,试寻桑苎翁。

玄元宫即事

桂子黄金树,竹阴苍玉轩,闲处闲闲玄又玄。渊,九龙山下泉。云游遍,紫霞成地仙。

借李溉之泛湖

杏雨沾罗袖,柳云迷画船,烂醉花前李谪仙。联,半篇人月圆。泥金扇,草书题王莲。

江上即事

翠树擎残月,绿波浮嫩烟,正是新晴雨后天。眠,醒吟李谪仙。沙鸥见,乱飞迎画船。

观九副使小打二首

静院春三月,锦衣来众官,试我花张董四撺。搬,柳边田地宽。湖山畔,翠窝藏玉丸。

步款莎烟细,袖悭猿臂搧,一点神光落九天。穿,万丝杨柳烟。人争羡,福星临庆元。

赏析

【越调】柳营曲_和听雪酒半

徐再思徐再思 〔元代〕

和听雪酒半醒,月三更,怪梅花唤回鹤梦惊。蚕叶纵横,龙甲琮,寒粟
玉楼生。灞陵桥人有诗成,剡溪中谁驾舟行?光涵虚室明,寒扑小窗轻,柳絮冷
无声。 春情
  投木桃,报琼瑶,风流为听紫凤箫。云挽金翘,香沁鲛绡,春在两眉梢。带
明月门扇低敲,近秋千花影轻摇。奶娘还问着,小玉会搬挑,教,推道把夜香烧。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顾敻顾敻 〔五代〕

弱柳好花尽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狂么狂,狂么狂?
赏析

菩萨蛮·富阳道中

毛滂毛滂 〔宋代〕

春潮曾送离魂去。春山曾见伤离处。老去不堪愁。凭阑看水流。
东风留不住。一夜檐前雨。明日觅春痕。红疏桃杏村。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程垓程垓 〔宋代〕

独自上层楼,楼外青山远。望以斜阳欲尽时,不见西飞雁。
独自下层楼,楼下蛩声怨。待到黄昏月上时,依旧柔肠断。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赵令畤赵令畤 〔宋代〕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横波秋 一作:层波横)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邓廷桢邓廷桢 〔清代〕

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思量旧梦,黄梅听雨,危阑倦倚。
披氅重来,不分明出,可怜烟水。算夔巫万里,金焦两点,谁说与,苍茫意?
却忆蛟台往事,耀弓刀,舳舻天际。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粘雁字。
我辈登临,残山送暝,远江延醉。折梅花去也,城西炬火,照琼瑶碎。
© 2023 积极知识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