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巫山高不穷,迥出荆门中。滩声下溅石,猿鸣上逐风。
树杂山如画,林暗涧疑空。无因谢神女,一为出房栊。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彭蠡湖晚归
白居易 〔唐代〕
【黄钟】山队子 酒色财气四首
汤舜民 〔元代〕
【双调】殿前欢 钓台
徐再思 〔元代〕
折桂令·寄远
乔吉 〔元代〕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 〔唐代〕
满宫花·雪霏霏
魏承班 〔五代〕
沁园春·诗不穷人
陈人杰 〔宋代〕
清平乐·风高浪快
刘克庄 〔宋代〕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华清引·感旧
苏轼 〔宋代〕